动物疫病快速诊断仪是一种集成了先进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设备,主要用于检测动物疫病。利用扫描式高精密光学传感器和内置的强大数据库,对采集的动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粪便等)进行快速分析。通过检测样本中的病原体DNA或RNA,仪器能够迅速判断动物是否感染了疾病,并将诊断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
一、操作前准备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根据检测目标(如病毒、抗体、细菌)选择合适的样品类型:常见样品包括血液(全血、血清)、分泌物(鼻拭子、咽拭子)、粪便、组织匀浆等。
按试剂盒要求处理样品:例如血清需离心分离(3000rpm,5-10分钟);拭子样品需用缓冲液洗脱;组织样品需研磨后离心取上清。
确保样品无污染、无溶血(血液样品),并在规定时间内使用(避免反复冻融)。
设备与试剂检查
检查仪器电源、数据线连接是否正常,开机预热(部分设备需预热10-30分钟,如荧光检测仪)。
核对检测试剂盒有效期,确认试剂(检测卡、缓冲液、酶标试剂等)未变质、未过期,且储存条件符合要求(如2-8℃冷藏)。
准备耗材:一次性手套、移液器、离心管、废液桶等,确保无菌操作。
二、样品加样与反应
加样操作
戴手套,取处理后的样品液,按试剂盒规定体积(如100μL)加入检测卡的加样孔中(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或加入反应管中(PCR法需配合核酸提取步骤)。
若使用多通道移液器,注意避免交叉污染,每加完一个样品更换枪头。
孵育反应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将检测卡水平放置,室温下静置反应(通常5-15分钟),期间避免晃动或触碰检测区。
荧光免疫法/PCR法:将加样后的反应板/管放入仪器内,设置反应参数(如温度37℃,时间10分钟),启动孵育程序。
三、仪器检测与结果读取
放入检测卡/反应板
反应完成后,打开仪器检测仓,将检测卡(胶体金法需去除保护膜)或反应板按定位标识放入卡槽,关闭仓门。
设置检测参数
在仪器操作界面选择对应的检测项目(如“非洲猪瘟病毒”“禽l感抗体”),确认检测方法(如胶体金模式、荧光模式)和判定标准(阴阳性阈值)。
启动检测
点击“开始检测”,仪器自动扫描检测区(如胶体金的C/T线、荧光信号强度),通过光学传感器或荧光探测器采集数据。
结果显示与记录
检测完成后,仪器屏幕显示结果(阴/阳性、数值或灰度值),部分设备支持自动存储(编号、时间、结果)或打印报告。
手动记录结果(如无打印功能),并标注样品信息(编号、动物种类、采样时间)。
四、操作后处理
设备清洁
关闭仪器电源,用75%酒精擦拭检测仓内壁、卡槽及操作台,去除可能的样品残留,避免交叉污染。
定期清洁仪器光学镜头(如荧光检测仪),用镜头纸轻擦,防止灰尘影响检测精度。
废弃物处理
用过的检测卡、手套、离心管等属于医疗废弃物,放入专用密封袋,按生物安全规范(如高压灭菌)处理,避免病原体扩散。
剩余样品液需高温灭活后倒入废液桶,不可随意倾倒。
试剂与设备收纳
未用完的试剂密封后放回原储存条件(如冰箱),并标注开启时间。
整理仪器线缆,将设备置于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或潮湿环境。